今天又是忙碌一週的開始。週一上午的約診照慣例仍排滿病人,而其中11:00am是一位初診病人。
初診病人是位年過60的穿著樸實阿姨。由於她的到來,自己照慣例也閱讀了一下她的病歷基本資料
……阿姨地址欄填 “雲林古坑”。
坦白說,病歷通訊地址欄填外地的病人並不少見。有些年輕人是北上工作,習慣填戶籍地,也有些南部長輩利用到台北找親友長住期間,順便把牙齒照護一下。
我例行關心問候: “阿姨,妳住雲林,很遠耶!”
阿姨: “對喔! 我今天早上四點多就起床,連同騎機車,坐火車,搭捷運,走路到你這裡,總共花了五個半小時……”
我心裡好奇,接著問:
“那妳有沒有想過前一天先住到台北親人這裡嗎?”
阿姨:
“黃醫師,我台北沒有親人,我是特別來看你啦!你幫我看完牙之後,我待會就要回雲林了。”
此時我心頭真的大震了。想想一天不過24小時,而眼前這位阿姨紮實花了5.5加5.5小時,也就是11個小時來回路程,只是為了要看我半個小時的門診……
於是,今天幫阿姨作的口腔檢查與保養,氛圍變得有些不一樣了。在整個口腔照護過程,潛意識似乎自己檢查特別仔細,說明特別清楚,以及治療特別輕手。因為我知道這半個小時的門診,是人家用不成比例11個小時換得的。
從中讓自己體會出,這些或許被醫師視為再例行不過的門診,或許對有些病患而言就是當天最重要的行程。
以今天這位阿姨而言,我的半小時是阿姨用11小時換來。這背後蘊藏的,絕對不只是例行看診,而是來自她的信任與期許。
我必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