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創世基金會植物人義診

幫植物人洗牙

用不平凡的愛,做平凡的事

前陣子斌洋上一個心靈成長課程時,觀看了「愛無止境德蕾莎」電影摘要。電影中記得天主教聖人德蕾莎修女曾經講過一句經典名言:「用不平凡的愛,做平凡的事」。當時雖有印象,但無法真正體會,只能放在心中等待機緣。

後來接觸到一個聖經寓言故事,內容如是描述 : 有位員外需要管家,於是他刻意給三位管家儲備人員各五百大洋,並囑咐他們妥善保管。第一位將錢謹慎埋在土裡,深怕被偷走;第二位把這錢購買適當商品,不但保值並且發了小財;第三位把這五百大洋當成資本並發揮槓桿作用,最後創造豐厚財富。員外觀察一段時間後,終於選擇第三位人員當正式管家。第一位人員心中不服,問員外說:您說要“妥善保管”,我做得最到位,您為何不選我呢? 員外看了他,冷冷地說:當我給你五百大洋,你看到的可能只是固定金額的錢,我看到的卻是因為對你期許所下的投資,以及你即將擁有的放大效益能力。當你擁有這個能力卻未擴大效益,就是浪費了這能力…

看看管家,想想自己。格言說: 「施比受更有福」。施之前勢必需要先累積足夠能力。但這能力是靠自立自強就必然得到呢? 還是其中隱藏老天不著墨痕的投資? 放眼大山中的小樹苗們,每顆都有成為大樹夢。但山就這麼大,可容納的大樹就這麼多,怎麼可能所有小樹苗都心想事成? 於是有一些同樣力爭上游小樹苗會經歷無情蟲蝕踩踏等不可抗拒天擇因素,導致終究無法如願。樹苗如此,人何嘗不是? 我們之所以能順利具備「施者」候選人,其實老天早已天擇欽點我們,投資我們,幫我們擋掉冥冥中非人為摧毀變數,讓我們順利登頂成就金字塔。我們接受如此深厚造物者「投資」,應該像故事中第一位員工般保守對待,還是像第三位員工,懷著感恩心將這珍貴能力擴大呢?

今天有幸參與慈濟人醫會在基隆創世基金會所主辦的植物人口腔保健義診,許多觀念奇妙的得到了衝擊式解答。正常門診是藉由調整診療椅與病患姿勢來方便醫師診療視線,但是在幫植物人做口腔治療時,因為植物人無法轉動配合,於是山不轉路轉,病人不動醫師動。醫師與助理群需要扭曲著身體,或臥或彎腰的各顯神通奮力清除那有限張口視線內透露出的一塊塊牙結石。此外由於住友們(特別是插管住友)生理嗆咳反射動作較弱,更需要額外的人力來預防緊急狀況。於是現場用醫師加護士加助理加麻醉師共計七位醫護的超高規格來服務一位住友。期間沒有人在意看診姿勢違反人體工學,沒有人想到會不會閃到腰,沒有人抱怨大家擠一堆視線不良,沒有人抱怨牙結石超乎平常門診的厚多。取而代之的反而是彼此感恩,打氣,合作,加油,鼓掌,唱歌…

斌洋在幫植物人洗牙到一半時,腦袋突然再次閃過「愛無止境德蕾莎」電影中的那一句話:「用不平凡的愛,做平凡的事」。我們覺得最“平凡”的“起身”“走到浴室”“拿牙刷”“刷牙”一連串口腔保健動作,若是碰到植物人卻都變成遙不可及的關卡!而今天有幸參與義診醫護人員們抱持著不同於平常的愛心,想幫植物人住友略盡綿薄口腔保健之力,不就是老天給予義診醫護人員揣摩與感受當時德蕾莎修女所說「用不平凡的愛,做平凡的事」的因緣機會呢?

佛教稱病患為「病相菩薩」,因為他們用身體承受苦的病相來提醒我們生命無常與健康重要。而解開佛教「空」與「無常」煩惱心的方式,就是提醒自己「放下我執」與「珍惜當下」。行善與盡孝是不能等的,並且真正充滿愛的行善更是高度智慧展現結果,才能讓受惠者得到尊嚴,而非滿足施惠者想行善的自我優越感或慾望。

感恩在這次慈濟植物人義診活動中,讓斌洋體會生命的無常脆弱,看到自己的幸運,學習謙卑與感恩,並體會擴大回饋老天對自己的投資是責任而非選項。持續自我期許學習用不平凡的愛,做身邊最平凡的事。由衷感恩&繼續加油

植物人義診
植物人義診
植物人由於嗆咳反應不佳 生理狀況不穩 需要團隊醫護協力合作照護以確保安全
植物人由於嗆咳反應不佳 生理狀況不穩 需要團隊醫護協力合作照護以確保安全
用不平凡的愛 做平凡的事(網路照片)
用不平凡的愛 做平凡的事(網路照片)

柏登牙醫診所診療項目

最新文章|New Post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andom Post

柏登牙醫診所LOGO-250x35白
bringing a smile!

營造您的微笑故事!

我要與大家一起 營造,
屬於我們的 微笑紀錄……

02-2772-8883

預約微笑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