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黃有時並非單純染色問題 牙齒能不能變白取決於3關鍵

167919999976926_P20709818

聯合報元氣周報 / 黃斌洋

疫情趨緩,在終於能自在決定穿脫口罩的時刻來臨前,「容貌焦慮症」的新名詞也因應而生。最近醫美診所的微整形,以及牙醫診所牙齒美白等服務項目需求量有增加趨勢。

根據英國臨床心理學家Linda Blair研究,第一印象短短七秒,最重要的兩個致勝關鍵,除了「眼睛有神」外,就是「牙齒潔白」。牙齒不夠閃亮的因素,有時並非單純牙齒染色。若不了解牙齒黃的背後原因,只想透過宣稱牙齒美白功效的坊間產品,或者未經由醫師專業評估後逕行使用具腐蝕性的牙齒美白藥劑,不但無法如願,甚至可能因為不當使用而產生牙齒健康風險。

為了方便說明,我把牙齒變白的方式區分為三種:

1.牙齒亮白:牙齒變黃的原因如果來自外在因素,例如食物染色,或抽菸、紅酒、咖哩、濃茶等造成色素沉積,色素層主要附著在牙齒琺瑯質表面。透過牙醫師將牙齒表面仔細清洗、拋光及打亮,將卡在牙縫死角的色素用噴砂等方式清潔乾淨後,牙齒外觀就可以回復原本的潔白。這有點像居家環境大掃除後的一塵不染,汙漬還不需要用到化學藥劑,我將它稱為「牙齒亮白」。

2.牙齒美白:但如果天生就是黃板牙,或色素沉積較久,導致穿越琺瑯質孔隙,並滲透進入內部象牙質時,就像地板汙漬太久未清,滲透到地磚間隙。此時再怎麼掃拖刷地板,效果都不明顯時,只好使用化學性清潔藥劑將內部染色藉由氧化還原反應分解後排出。這個概念如果套用到牙齒內部的色素去除,我們就稱它為「牙齒美白」。

3.牙齒健白:我想強調的重要概念是:「唯有健康的基礎,才有持久的美麗」,這個觀點我把它定義為「牙齒健白」。由於牙齒變色因素千變萬化,更不會有所謂「人人可用,人人有效」的單一美白產品。真實狀況是包含牙齒結構完整度、有無蛀牙與病變、牙根敏感狀況或牙齦健康情形等,都會直接影響牙齒美白所選擇的方式、美白藥劑濃度上限,以及使用頻率等。

在牙齒美白標準流程上,首先牙醫師會將計畫美白區域,透過臨床檢測或X光片分析等,來確認牙齒沒有結構性病變、脫鈣或隱藏性蛀牙。接著透過超音波洗牙過程確認牙周健康,以降低藥劑對發炎牙齦產生刺激的風險,並了解牙齒與牙根敏感狀況。這些檢測對後續牙齒美白方式及藥劑濃度選用等,都是重要資訊。

而當上面檢測發現問題,就需要先治療完成後,再進行牙齒美白。這一切的醫療把關,對於後續降低牙齒美白產生的副作用風險而言,無比重要,也不能假手於非醫事人員操作。在衛福部心字第1081761682號函中,已清楚表明「牙齒美白」屬於醫療行為,需由牙醫師親自執行。「由醫事人員做健康把關前提」的牙齒美白,我稱之為「牙齒健白」。

因此,當我們迎接正式脫下口罩的那一刻,正思考如何讓牙齒更閃亮動人時,請千萬記得:「唯有健康的基礎,才有持久的美麗」。因此我們所追求的,不僅止於表面的亮白或外觀的美白,而是以醫事專業照護與健康為前提的「牙齒健白」喔!

責任編輯:辜子桓

(本文引用聯合報元氣網 新聞連結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3287/7038688)

柏登牙醫診所診療項目

最新文章|New Post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andom Post

柏登牙醫診所LOGO-250x35白
bringing a smile!

營造您的微笑故事!

我要與大家一起 營造,
屬於我們的 微笑紀錄……

02-2772-8883

預約微笑專線